西藏旅途温馨提示
西藏地处高原(平均海拔3850米、拉萨3650米、八一2800米、日喀则3800米、纳木措4180米),气候多变,属新开发旅游区,各方面条件和基础设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,敬请理解。
一、高原反应常识
症状: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,就会有高原反应。高原反应一般表现为头痛、气短、胸闷、厌食、微烧、头昏、乏力等。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、嗜睡、精神亢奋、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。部分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、嘴唇干裂、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。
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: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,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,如高原红景天(至少提前10天服用)、高原安(到达西藏后服用)、西洋参含片等等。一般高原反应适应力强1-2天内可以消除,适应力弱的需3-7天。
建议:初到高原“慢慢走,少开口,多睡觉,别喝酒,防感冒”。多饮水、多吃水果、充分的休息、也不能做体力劳动、不可暴饮暴食,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;不要饮酒和吸烟,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,适量饮水;注意保暖,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。不要一开始就吸氧,否则可能产生依赖性。
二、藏区的绝对禁忌
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、马肉和狗肉,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。
敬酒时,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,连续三次,以示祭天、地和祖先,接着轻轻呷一口,主人会及时添满,再喝一口再添满,连喝三口,至第四次添满时,必须一饮而尽。吃饭时要食不满口,咬不出声,喝不出响。喝酥油茶时,主人倒茶,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,才能接过来喝。
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,拍手掌。
行路遇到寺院、嘛呢堆、佛塔等宗教设施,必须从左往右绕行。在寺庙里面不要大声喧哗或乱动乱摸,如遇上佛事活动,最好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。
不得跨越法器、火盆。经筒、经轮不得逆转。忌讳用手触摸别人头顶。
喇嘛庙中的僧人应称他们为“喇嘛”。面见僧人最好的礼节是双手合十,微微低头,不要握手、拥抱。与喇嘛交谈,最好避免提及钉戮、婚配等,也不要随意打听食用腥荤之类的事情。
在八角街上行走一定要记住随着转经的藏人以顺时针方向行走。
限制观看天葬。有些游客未经同意偷看,甚至将拍的照片拿出来炫耀,会引来麻烦。
三、进藏须知
因安全检查和景点需要,请随身携带有效证件(16岁以下小孩须带户口本,16岁以上小孩带身份证)。
进藏自备物品:太阳镜、防晒霜、润唇膏、运动服、旅游鞋、雨具及日常用品,冬天赴西藏旅游须准备羽绒服。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戴上墨镜和礼帽,以防紫外线损伤。
心血管疾病患者(如严重高血压、心功能不全、心肌缺氧、心肌梗塞等病人),脑血管疾病患者(如脑栓塞、脑出血、脑肿瘤等病人),呼吸系统疾病患者(如肺气肿、肺心病等病人),精神病患者(如癫痫及各种精神病人),严重贫血病患者(如血红蛋白量水平在50克/升以下的病人),大中型手术的恢复期病患者,孕妇及感冒患者,不适宜去西藏旅游。建议报名前,前往高原前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体检,心、肺、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;戒除烟酒,防止呼吸道感染。
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情绪,思想焦虑、睡眠欠佳均有可能导致高原反应加重;应避免劳累、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。
在藏区饮食应选择高热量、易消化食物,晚餐时尤应注意不可过量,以免增加胃肠负担,使心肺受压,造成胸闷心慌。初入高原的人,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,以减轻心肺负担。
注意饮食,一是避免饮未沸的水和吃未煮熟的肉。二是坐车时间较长,不能按时就餐,请各位自备小食品,矿泉水等。大部分蔬菜及副食品靠外面运输提供,品种单一,请客人均衡饮食,勿时饥时饱,以防发生腹泻。
因西藏特殊气候条件,西藏地区旅游车辆均无空调设施,因高原长时间行车,途中车辆负荷较大,可能会遇到汽车抛锚并影响行程的情况,旅行社对此会迅速做出补救措施。
在保证服务标准及不减少旅游景点的前提下,我社保留对游览次序进行调整的权利。参观布宫的时候,会按时间段分批进入布达拉宫,可能会出现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,请理解,参观时请听从导游的叮嘱。
气候特点:西藏海拔高,空气稀薄,含氧量少;太阳辐射强,日照时间长,日夜温差大,年均温差较小;冬季平均气温在-7-15摄氏度左右,夏季在10-24摄氏度左右。高原气候多变,尤其是早、晚气温偏低,游客须准备羊毛衫、保暖内衣等。
请检查自己的通讯工具,确保在参团期间保持通讯顺畅,以便我们随时与您联系!